Skip to content

January 2021

统计PhD申请的后日谈

先交代一下背景。我是2019年从复旦数学系毕业的本科生,之后来美国入读一个相对顶尖的统计硕士项目。今年我硕士二年级,并申请了2021秋季的统计PhD项目。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我在第二次申请过程中发现了之前很多没有关注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在来美国后从同学和老师口中得知,而在复旦时从未从中介口中或者一亩三分地等网站知晓的。我认为陆本同学多少会对美国的申请系统有所生疏,即便是了解得十分详尽的同学想必也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搜集信息。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些我所知的信息,或许会对后来的同学有些帮助。当然,这也是给自己攒人品的玄学,希望我可以拿到梦校的offer。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意见,还请大家多方面了解信息。 我会在下面谈谈选校、套磁和文书。在进入具体的细节之前,我先说说这三者的时间线。统计项目的ddl往往在12月,因此选校时间最好在9月,文书的完成最好在11月,而套磁其实不太在意时间,从9开始到来年1月都可以套磁。 选校 我认为选校最重要的是方向要匹配。申请PhD的同学想必在本科期间有了一些科研经历。选校应当从自己的科研经历出发,寻找合适的项目。这些项目可能在不同的学院,需要自己做功课去发掘。例如OR专业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名称,如iems,isye等。至于统计的项目,直接谷歌statistics一般就能搜到。可以额外注意的是,在一些刁钻的项目中也有做统计的人。例如心理学专业有做causal inference的人,认知科学里可能有做deep learning的人。申请这些项目往往需要套磁,但如果进展理想,也不失为一种曲线救国的策略。但是我认为大前提还是match,做统计科研的同学,录取希望最大的还是统计项目。 此外,选校的常规流程往往是根据网上的专业排名把学校捋一遍(例如USnews上1-30名再排除一些学校)。然而网络排名并不十分准确,尤其是在PhD的申请当中。排名前十的项目,往往比10-20的学校高出一个档次,这是事实。但20-50的学校,排名的参考价值就不是很高了,更重要的是老师的科研方向、经费、地理环境等等因素。根据某老师的说法,UMN,NCSU,Rice都是统一档次的,尽管在USnews上排名从20-40不等。所以我认为选校是耗费时间的事情,需要自己切实的浏览每个项目的信息并作出决定。最快捷的办法,是咨询自己的科研导师,退而求其次是美国读过书的亲朋好友。 套磁 尽管大家普遍的认识是,申请统计或运筹套磁作用不大,我姑且还是套磁了一些老师。我发了十多封套磁信,每个学校只套了一个老师。有些收到了回复,有些音讯全无。在收到回复的老师中,我与Columbia的一个韩国老师进行了简单的zoom交流,但只是聊了聊他的科研方向。我跟Rutgers一个中国老师在zoom上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交流,他对我的科研经历表示出了兴趣,应当算是有些积极反馈。UMN的一个外国老师回复了我的邮件,但是他的回复态度跟韩国老师类似,因此也就不了了之。基于我的经历,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可以给大家做参考: 套磁中档的学校更容易得到回复。 套磁年轻的缺学生的老师更容易得到回复。(缺学生的老师往往会在个人主页上写出) 至于套磁信如何写,我认为可以参考求职中networking的模板,言简意赅的说明自己的来意。老师都是非常繁忙的,套磁信最好是用最简练的语言,不卑不亢的说明来意,并附上自己的cv或者别的材料以便有兴趣的老师查阅。这样就足够了。 文书 我认为cv和sop(statement of purpose)都是申请中很重要的部分。当然,申请中最重要的是推荐信,但文书也不是随便糊弄糊弄就可以过去的东西。关于sop的作用我问过老师,有的老师很重视sop,但有的只看sop最后一段关于感兴趣老师的部分。但总体来说,我认为申请还是要把cv和sop修改到最好。 具体的关于如何写出针对PhD申请的cv和sop,推荐大家在网上找一些模板。cv我参考的是Princeton ORFE官网上在读博士生公开的简历,sop我参考了一些学长学姐的模板以及网上postdoc和PhD的一些research statement。根据我的理解,sop应当写自己的科研经历,而且避免任何笼统的定性的话语(例如,我对于统计感兴趣,我很勤奋,我很self-motivated诸如此类的),相反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写出来(例如,我对高维统计的xx问题感兴趣,我在读书期间完成了xxx工作)。关于如何学术范儿的写出科研经历,可以参考这篇research statement的思路http://www.math.wisc.edu/~anderson/AndResStat.pdf。当然我最终没有写成这个样子,只是借鉴了思路。 结语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内容了,之后有机会我会再补充一些面试经历。我认为对于PhD申请,功夫主要在平时。如果能找到国际学术界认可的老师,如果有了丰富的科研经历,就更有可能申请到好的项目。但是包装自己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不同于商业包装,在学术界有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学习这套话语体系,并运用到自己的申请中,想必会给招生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希望大家在这个内卷的时代申请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