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杰尼龟的一年申请自救与背景提升

这是来自杰尼龟的申请经验分享~ 因为我做出国的决定做得比较晚,19Fall的申请我从18年2月才正式开始准备,好在前期有一些实习和科研经历,但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考英语成绩。所以主要想分享一下离申请还剩一年左右应该如何自救与提升背景。我主要从申请时间线、暑研(为什么要暑研、暑研前中后分别该做什么)、申请准备(GT、实习、科研、简历、PS以及选校)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希望大家能够从我的分享中有所收获~

个人定位

  • 关于杰尼的申请结果和各项指标具体信息可以参考录取结果收集页Ctrl+F搜索杰尼龟即可。
  • 杰尼龟和小火龙是情侣申请,所以在选校策略上可能会有些自己的考虑,或许对于一部分同学不具有完全参考价值。制定选校时,我们倾向于去同一个学校,所以只申请了同样的十几所学校;有些学校为了加大录取概率我们会选择两个不同的项目(比如一个申请难度更大的博士、一个申请硕士)。另外,在选校上,我们主要侧重于计算机专排而非学校名气,所以我们没有申请很多藤校,而是申请了一堆理工科院校。
  • 申请时我虽然是混申MS/PhD,但是主申MS,出于兴趣、实力等多方面考虑。
  • 三维来讲:我GPA申请时排院系第四(但绝对绩点并不高),GT仅仅过线(T101,G324)。
  • 有一段复旦实验室的科研,有一段半年的海外暑研;但申请时无论文产出。
  • 两段国内实习,均为创业公司,非Big Name。
  • 四位推荐人,两位复旦老师,一位暑研老师,一位公司老板。

申请时间线

  • 3月确定暑研
  • 4月一战托福(T103过线,决定不考了)
  • 6月一战GRE(跟期末季一起爆炸,纯裸考,当然要再考,我气)
  • 7月到LA,开始暑研
  • 9月、10月、11月二三四战GRE(三战考完324以为过线,热烈庆祝,结果十天后发现AW3.0,怕一些学校卡3.5或4.0,只有崩溃着四战,四战AW仍然3.0不说总分不到320,气而不再考)
  • 10月开始选校、PS、推荐信等材料准备(每一项都麻烦得要命)
  • 11月15号第一批申请(宾大Upenn一枝独秀)
  • 12月15号集中冲刺第二批学校
  • 1月15号集中冲刺剩下的第三批学校
  • 2月进行某些项目的面试和笔试

关于暑研

为什么要暑研

暑研是申请里至关重要的一笔,希望大家能够提前做好准备。我个人认为暑研主要有三个目的:

  • 【适用于PhD/MS】拿到海外教授的推荐信
  • 【适用于PhD】拿到海外教授的Return Offer,申请有了“保底校”
  • 【适用于PhD/MS】结识很多志同道合、一起奋斗的小伙伴

由于大部分国内老师的推荐信是出自学生本人之手,所以在申请国外大学时国内老师的推荐信虽然也有用但可能说服度不高,所以海外教授的推荐信是一个向委员会证明你自己的机会。另外(尤其是对于博士申请),十分看重connection,如果能有熟人认可你的能力并愿意向人推荐,会是你申请时一个很好的加分项。我身边有很多导师的熟人直接推荐并最终拿到很好offer的例子。

再者,如果你本身表现够佳、实力够强,拿到教授的return offer是比较容易的事情,教授们都倾向于招自己了解的人(了解可以是源于和你一起共事你给他留下的印象,也可以源于之前提到的熟人推荐的信任)。所以如果你能拿到你暑研导师的return offer,将会是你申请季的一个强力的安慰剂,也是对你实力极大认可。有很多博士生靠这一个途径获得了offer,我暑研时候实验室的return offer率也达到了2/3。

最后,当然就是可以认识到外校的很多优秀的小伙伴,可以了解到其他学校的很多信息,互相分享资源,互相“通通气”。而且,这一批小伙伴都算是和你非常志同道合,并且也许接下来要一起在共同研究领域奋斗很多年的~

暑研前

何时开始套瓷

当然是越早越好啦!毕竟坑位只有那么多,去晚了就没有了。我当时三月初才开始投,基本已经没人回信了。

另外,因为暑研是办J1签证,需要走暑研学校流程(大约一个月)/面签(大约需要一个月)/预留check时间(大约需要一个月),再加上需要提前订机票等。所以如果想要七月开始暑研,最好最晚不要超过四月开始套瓷。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

用好三个渠道:

  • 计算机专排网站:CS ranking
    • 注意:用好filter功能
    • 优点:能够明确哪些学校哪些导师是大牛,容易检索与自己方向适配的老师
    • 缺点:教授量小(只有排名靠前的才会显示出来),大牛往往不收人 
image-20190412143302540
CS Ranking
  •  学校院系官网:Department faculty page,一个例子
    • 优点:教授量大 -> 能去排名高的学校概率高
    • 缺点:难检索,看到崩溃看到骂人,一天能整理几所学校就已经很不错了
  • 学长学姐/一亩三分地/其他
    • 优点:打听小道消息(导师今年收不收人/实验室氛围/导师人品等)

一定要着重注意导师主页是否有“For perspective student”这样的板块,有的导师会在里面写不招非本校summer intern,有的导师会写自己对intern的要求等。

一个小tip:可以查看导师的历届学生是否有中国学生,有的话招中国人的概率会更高,另外有的在主页公布了学生联系方式的话你也可以发邮件给这些中国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下这个实验室的情况~

套瓷信应该凸显哪些内容

  • 学习能力
    • GPA/Rank
    • 各种奖项(奖学金、竞赛、比赛等)
  • 科研能力
    • 最好是与其相关的科研经验(但大部分人暑研也都是做一个自己完全没接触过的全新领域,所以不相关也不要太担心)
    • 最好有论文产出
  • Self-fund以及自己会解决签证问题(一般暑研都是没有工资的,因为太多学生赶着往上凑了orz,大概的花费是五万rmb左右;签证问题自己解决可以让教授更加省心
  • 邮件主题可以在不违背事实的情况下写得吸引人一些,比如:Top 1 female student from FDU seeking for a summer internship

保持多大频率

海投阶段大概一周要50-200封?我当时比较幸运,发出去的第一封就收到了回信,最终我大概一共发了50封,但也听说有人保持每天发50封的频率。

但要注意千万不要群发,也不要一次性套瓷这个学校院系里很多老师,被发现了会被教授拉出来公开处刑并且拉入黑名单的。

暑研面试如何准备

可以将你的自我介绍(包括上述提到的那些内容,着重介绍科研项目)提前准备好一个slide,注意要24h提前发送给教授(方便他interview前先大致看一下),以及要少字多图。不过有的教授也会喜欢自己控制面试流程和进度,那你就自求多福(笑)。

总之,一般教授愿意给interview,能拿到暑研的希望都很大。

暑研中

恭喜你已经过了暑研面试关!暑研中别松懈哦~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关于暑研中期需要做的事情:

如何给教授留下好印象

  • 确定下来暑研到去美国前这一段时间,提前开始干活,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与教授确定具体你的研究方向、尽早开始文献调研、读文章写读后感(提出你的想法/改进/思路等)、一些基本模型的代码实现/收集;
  • 每周坚持给教授发送weekly report,尤其是由PhD带着做研究/与教授无太多直接接触的同学,report不需要太多流水账和口语表达,而应尽量简洁,数据/作图要详实,格式可以参考论文格式
  • 每周组会积极发言/提问/沟通,组会后可以主动解决/推导组会上提出的难题/公式并邮件抄送全组
  • 有能力的同学尽量要主动提出idea而非机械完成导师/PhD给你下达的任务
  • 如果教授时间允许,在你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多尝试与他individual meeting
  • 如果时间精力允许,可以去结识暑研学校/附近学校同方向其他老师(主动参与组会/寻求项目合作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PhD无法帮你写推荐信,所以切忌只与PhD关系很熟,当然PhD可以在科研/生活等各方面帮助你,只是也要努力给教授留下印象~

暑研后

在九月回国至12月申请提交申请信之间这一阶段应该这样做:

回国后的跟进

  • 继续follow-up,发送weekly report去update近况
  • 若暑研结束时手里的研究没做完,应继续完成实验,争取投稿
  • 主动适应时差,早起深夜和对方meeting

关于推荐信

可能是中国人都会有的羞涩,觉得不好意思主动去问。但实际上应该主动约教授聊这个事情,并且明确教授对你的偏好,是强推/弱推/黑推/不推中的哪一种,不妨直接问是否能得到strong recommendation。

有些教授会明确告诉你对你的印象(有些也会含糊其辞),有些教授会说只帮你推十所学校(此时你可能需要临时多找一位推荐人),有些教授会说某些top学校不帮你推荐(可能不认可你的能力,不想推到熟人那里毁了自己名声 orz)。不同情况需要不同的应对方法,提前问好了,大家也可以早些做准备。

申请准备

GT

所谓“分数线”

  • CS传说中的标线:T100(S23),G320(AW3.0)
  • 如果不放心,可以去查自己心仪项目的公开数据
    • 有些学校会在招生要求中列出往届学生平均三维数据
    • 一亩三分地Gradcafe等也会有往届录取要求小道消息,比如:宾大GRE好像卡AW3.5/4.0之类的
  • 藤校可能会对GT过分要求,但一般的理工科学校要求不高
  • 某些学校可能会在官网列出自己对英语成绩的最低要求,比如:Cornell要求口语28,UW要求每个分项25+;还有些学校对PhD的口语分数有要求,不然就不给TA奖学金;每年政策可能不一样,需要自己在制定选校时多多留意

所谓“时间线”

  • 当然是越早越好,不信你往上划一下回顾一下本龟的四战GRE的血泪史
  • T的保质期是两年,尽量在大三考出最好
    • 有些学校要求申请时托福成绩有效就行,有些学校会要求在研究生入校时托福成绩仍然有效,自己需要提前确定好要求
    • 如果你打算大二进行美国学校交换,那么大一的你也请提前准备好托福成绩,我没记错的话大二的12月前会要求提交全部材料(包括英语成绩)
  • G的保质期是五年,如果你有幸在大一就看到这篇文章,并确定要出国,请你寒暑假抽空把它考掉;如果你没那么幸运,不管是大二大三,也请尽早考掉,早过早轻松
  • 我猜看到这里的你可能还是不会提高警惕,没关系,大家都是这样一届届下来的,自己痛了才会知道把血泪史传给下一届 🙂

关于GT准备

首先关于托福:

  • 主要考察全面能力(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四项的大概分布:28+/28+/23+/26+ -> 105+
  • 首先要了解各种题型
    • 不管你的英语基础有多好,不管你是否抱着吃老本的心态
    • 托福考题和以往我们的高考/四六级其实不太一样,和FET倒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听力:看不到题目盲听再做题,考察你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你的速记能力
  • 当然是题目就都是有套路的,你得根据不同的套路进行准备
    • 了解套路可以通过:报班/B站、网盘或者Youtube搜索课程名字看是否有网课等

其次关于GRE:

  • 机经题固然重要,考前必备单词也重要,但这些都是针对临时抱佛脚的人而言
    • 可以在地里/网盘/同学等寻找相关资源
  • 对有长时间准备,想要拿到高分的同学:
    • 千万不要听所谓的“随便背一背上考场蒙一蒙题就过了”这样的说法,要相信你没有那样好的运气 :)
    • GRE是非常考长期记忆的考试,一定要脚踏实地,边背单词边做题巩固练习,并且多次重复记忆

关于学校拼分

有时候各个模块时好时坏,你难免会想:要是我这次听力和上次一样就好了,我就可以110了 🙁

这样的好事有没有呢?有的:

  • 有些学校支持拼分,比如:USC(支持多次成绩组合,单项取最高),宾大(前面我也提到地里有人说宾大卡AW3.5,于是我拼了我第一次GRE的AW4.0的成绩,这可能对于我的宾大录取起到了决定性帮助)

那这样的好事怎么才能知道会不会落到我们头上呢?

  • 查项目主页关于英语成绩是否有提到可以拼分
  • 申请时查看申请主页是否可以添加多次英文成绩(我当时就是在宾大申请界面看见填完了一个GRE成绩旁边有个“+”的按钮,才发现可以增加多个成绩的)
  • 一亩三分地Gradcafe
  • 做完上面几步,记得发邮件询问项目小秘,确认一下官方说法,是否可以拼分

几个例子

给NUS的小秘问能否拼GRE分数,得到明确回答:

We will take your latest score if you submitted two different score sheets.

凉了呗,只取最新的成绩,所以不要盲目直接寄送多个成绩,万一你最后一次没有比前面的高呢。

给宾大的小秘问能否拼GRE分数,得到回答:

I would recommend that you enter the best scores from your 2 tests and arrange for both official results to be sent to institution code 2888. We will use the highest score from each test.

可以拼分,进而“得寸进尺”的询问托福是否也可以拼,得到回答:

You can send us the results from 2 TOEFL tests to show that you have a higher score in a section. However, when you enter the scores into your application it can only be the scores from one test.

几件事情

  • 注意:每年情况不同,一定要自己确认,我的建议只是告诉你:可能存在这么个东西,但今年是否还适用需要自己确定
  • 听说托福现在ETS可以官方发送拼分的成绩单了,羡慕,但学校认不认可这个拼分后的成绩单还另说
  • 我当时GRE寄送多次成绩去同一个学校是只收一份的寄送费的,是不是很爽 🙂 但是托福就是寄一份收一分钱 🙁

实习经历

国内实习对申请的帮助

  • 实习并非越多越好!水实习太多也没有用
  • 有Big Name的实习当然好,招生官眼熟公司名字会加分
    • 可以考虑一些相对好进的外企,如:SAP/eBay/splunk等
  • 不管外企还是国内企业/创业公司,重点是要找到自己的创新贡献点或是核心贡献点
    • 创新可以源于你主动发现公司有什么需求,自己主动利用编程工具去解决这个问题;又或者是你提出了一个什么创新的解决方法;
    • 核心可以源于你在公司的某个重要项目有重要突破/重要贡献,可以用数据来证明你的贡献点,比如:模型表现从60%提升到90%,模型从70MB压缩到了2MB等
  • 和你的mentor搞好关系,工业界的推荐信是证明你的工程能力的一个很好说明

科研经历

加入校内实验室

  • 与找暑研方法一致,首先是在学院主页上查看学院有哪些老师、分别是什么方向,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筛选,这里以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为例子
    • 假设我对研究方向“人脸识别及行人再识别,及视频情感分析”很感兴趣,通过筛选我发现付老师是做这个方向的,于是我可以去付老师的主页进一步寻找信息
    • 通过老师主页的学生界面,我可以找到学长学姐询问实验室相关情况
    • 再通过主页的联系界面,约老师进行面谈

上手科研

最开始可以询问老师是否能推荐几位研究生/博士生带着你上手做项目,也可以通过参与组会/讨论班/论文阅读会等紧跟组内研究近况,并同时也需要进行相关知识的课程/理论学习以及编程基础/编程框架的学习。

关于简历

简历应该突出什么内容

  • 对于硕士而言,简历需要包括: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社交能力三方面,可以涵盖GPA/Rank、奖项、课程项目、科研项目、实习、比赛、英语成绩/编程能力等细项。
  • 可以突出你自身的亮点,如我上面所说,可以使用直观的数据去体现等

关于Personal Statement

PS大概是什么框架

对于personal statement其实没有一个确定的框架,也没有一致的模板。但可以参考

  • 首先讲述你对这个专业的热忱/兴趣
  • 简单概括你的本科生涯,有哪些出色的成就
  • 具体描述1段实习经验+2段科研经验
  • 最后是你的回顾与总结,以及Why this program & Why me

PS应该注意些什么

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 不要太废话太口语化,尽量多用书面表达
  • 不要过分夸大事实,但要学会突出自身亮点和使用论据
  • 简历里已经写过的东西如果没有扩展与补充就不要照搬过来重复表达,但可以把几段经历一起高度概括突出你的某个能力
  • PS要一脉相承,不要前面大幅介绍你多么多么喜欢科研,最后说你还是想去工作
    • 读博和读硕的目标不同 -> PS框架不同,表达内容也不同
  • 在具体描述你的实习/科研经历的时候,要主要描述:你担任的角色/你做出的贡献,你们使用的模型,以及你从中的收获与思考

关于选校

如何查询/筛选项目

  • 利用万能的Google:School name + CS + Graduate Program
image-20190412140420910
  • 关注学校Graduate有哪些项目:PhD、MS,有时候MS细分很多种,比如:UIUC
image-20190412141221586
UIUC有很多种研究生项目 包括研究性/工作性/在线/本硕连读等
  • 着重关注Admission requirement
image-20190412140539506
UCSD的Admission部分
  • 一个例子:UCSD CSE Graduate Application Checklist
    • 里面详细介绍了关于网申Online Application、成绩单Official Transcripts、Statement of Purpose(Personal Statement)、三封推荐信、GT成绩及寄送要求、简历Resume等细项的要求。
    • 并且网站也给出了小秘的联系方式:
image-20190412140935449
小秘的联系方式 PhD和MS可能会有不同
  • 将你感兴趣的项目都查询一遍,并整理好一个选校表格
    • 应该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网申链接、网申用户名(邮箱)、网申密码、Checklist、ToDo、GRE寄送成绩代码、TOEFL寄送成绩代码(有时与GRE一致,有时不一致,一定注意不要凭感觉选学校寄,而是要去官网requirement查找)、推荐信数量及推荐人、申请材料(Admission requirement网站的链接,方便Check材料)、项目链接、截止时间、成绩单要求、文书要求(有些要求文书有特定格式,如抬头、学生ID等)、小秘邮箱、备注等
image-20190412141634786
一个例子
  • 网申结束后也要实时跟进所有材料,确保对方收到为止(比如英语成绩、纸质成绩单是否寄到、推荐人是否提交推荐信等)
image-20190412143537030
我Cornell Tech提交后推荐人还没帮我交推荐信 被催了

关于选择项目

硕士项目的选择需要考虑的点有很多,比如以下几点:

  1. 项目时长(最好是一年半的项目,这样中途的暑假可以找实习,方便找工作)
  2. 项目本身让不让找实习(美国实习很麻烦,需要先学校开CPT再经过政府批准才能去实习,学期间学校是不给开CPT的,另外也有些项目不给开实习证明,比如寒暑假要上课等)
  3. 项目地点(找工作肯定去加州是最好的,离湾区近,找工作面试方便,毕竟从美国东部飞加州要5个小时,还要加上倒3个小时时差。再者美国东部冬天冷得不行,零下20度,加州环境也是最宜居的)
  4. 项目本身work load大不大(找工作笔试需要大量的时间刷题,如果本身课程就很吃力了就没时间刷题了)
  5. 项目同学竞争大不大(美国公司/学校录取都看重多样性,录取名额有时会按照学校划分,如果本身学校很强同学竞争压力很大,而公司分给这个学校的名额有限,比如只有十个,你排11,那你很可能就去不了大公司,但如果你去一个略差的学校排第3,公司给这个学校5个名额,那你去好公司的概率也许会增大)
  6. 学校的名气(回国可能会看,国外找工作可能会看,但都只是帮你过简历关,最终还是要看笔试和面试,所以其实不算最重要的因素)

但要注意的是:这几个因素本身有冲突,比如学校名气好的正统CS项目(一年半的)有可能申请不上,只能转申稍微简单一些的MEng(通常九个月到一年),这样就不能实习,比如:CMU/UCB/Cornell等。再比如CMU专排第一,名气很大,但是课程量非常重,同学竞争也非常大,内卷很严重。

在选择的时候可以参考:

关于面试笔试

因为我主要申请MS,所以其实没有涉及很多面试笔试,主要经历的几个如下:

  • NUS的PhD面试
    • PhD面试与暑研面试类似,可以自己提前制作slide介绍自己,也有老师喜欢自己掌握面试(比如提前发给你一些他的paper/proposal之类的让你看了跟他讨论你的想法)
    • NUS是Committee制,录取时统一招生,不考虑分配导师,所以当时面试不是导师面试而是Committee面试
    • 面试氛围很轻松,主要就是聊天的形式,一开始让我介绍一些简历上没有的,一下子把我给问懵逼了… 我心想简历上没有的是什么,于是我说:我来NUS玩过十天 🙂
    • 面试时我还闹了一个笑话,当时查出来这个老师做的方向和我做的方向八杆子打不到一起,面试时我问他:你和我面试代表你以后会当我导师吗?面试官一下子笑出来说:只是我是committee的一员而我又刚好有时间而已
    • 由于导师方向和我不一致,所以他其实也不太懂我做的研究是哪方面的,只能让我从layman的角度去描述我曾经的研究工作,这一点很重要:如何给完全对你的研究方向不了解的人介绍你的项目
  • Cornell Tech的Online面试
    • 一亩三分地里其实有很多关于Cornell Tech的面经,去年是两次面试,一次Online的面试(十道题:包括技术题和行为题)和一次与招生官Skype技术面试
    • 但到了我们这一年,不知道为什么变成只有一次Online面试(六道题,全是行为题,且每个人的题目都一样)
    • 面试依托于一个面试网站,可以提前练习录音上传流程等;面试时比较轻松,毕竟是机面,先给题目,然后五分钟的准备时间+三分钟(还是五分钟我记不得了…)的答题时间,只有一次上传机会,如果你觉得录得特别糟糕也可以选择放弃上传
    • 题目是很常见的Why program之类的行为题,记得其中有一题是问你最大的失败是什么(还要求不能回答过程很曲折但最后成功的事情),于是我想了下说:那当然是物理了,我从来就没学懂过 QAQ
  • CMU MITS的笔试
    • MITS笔试的一个很奇怪的点在于,会提前告诉你有四道题目,每道题目必须用什么语言作答(有一半都让用Java)以及每道题目的名字是什么
    • 是的你没看错,他会告诉“名字”但不会告诉具体题目是什么,不过你可以根据题目名字去猜测这题是让你做什么…
    • 并且,每个人题目都一样,甚至有些题目去年也曾经考过,具体该怎么做我就不说了 😉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看着我右上角的总字数破了7.5k,我也该落笔了。感觉自己啰啰嗦嗦念叨了很多,是真心希望为未来的你们,提供一点帮助。

愿我们走过的弯路,流过的泪,你们可以避免。

最后,也愿我们都有美好的前程 🙂

9 thoughts on “杰尼龟的一年申请自救与背景提升”

  1. 谢谢各位学长/学姐,那我还有一个问题?,我的老板是近几年已经不怎么做研究的了,那暑研是最好自己找呢?还是通过自己的老板引荐到熟人那里啊?

    1. 我想可以两个都进行~ 我建议先让老板引荐一下,询问是否有国外的connection,若他的合作者里有你觉得满意的,这应该是最高效的方式并且由于这个connection你后续拿到强推和return offer的概率也会增大;其次再是自己海投暑研。

    2. 如果你时间比较充裕(比如你可以有六个月时间),可以考虑做两段暑研(在清北交浙两段暑研的人不少),所以建议你双管齐下,引荐和海投都做~

  2. 请问学长/学姐,暑研项目如果和自身进行的项目关联度不大,那假如以后申PhD是根据在复旦从事的项目定的,那暑研老板的推荐信还有用么,毕竟都不是一个方向?QAQ

    1. 我认为是这样的:强关联海外暑研>弱关联海外暑研>本校暑研>没有暑研。至于推荐信,主要是考察你的一些个人品质,例如勤奋、认真、善于思考等等,毕竟暑研能做出成果的是少数,主要还是看作一种经历~
      本校老师的推荐信肯定是会各种夸你,所以海外高校招生老师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暑研老师的推荐可能就会更具有说服力~
      虽然我本人没有申请PhD,但是我个人感觉申请PhD更多的还是展现你的潜力~加油!

    2. 1. 我们是CS类的申请,强烈赞同楼上的排序 “强关联海外暑研 > 弱关联海外暑研 > 本校暑研”。
      2. 暑研老板的推荐信强弱,比暑研做的方向更重要(但最好不要偏离太远)。在推荐信中他对你的研究能力、学习能力、个人品质的描述会对你其他方向的申请依然有正面作用,不过你也要考虑突然去做不同领域有没有把握拿到强推……
      3. 比起同方向,你可能少了被他私下推荐给其他教授的可能(因为领域不同),但总的来说还是值得的。

    3. 我的文章里有提到:暑研项目与自己研究经历相关最好,不相关也没有关系。暑研期间,你有机会与教授建立比较好的关系,若你的暑研老板在他所在的领域算是小有成就,在申请PhD时这封海外知名教授强力的推荐信的效果会远远大于你的科研/文书/三维,你很有可能因为这封推荐信被录取进高于你目前文书/三维档次的项目。
      还有一点是,申请PhD很看connection,即使这个暑研老板与你不是完全项目的领域,若他认可你,他也可以将你refer去其他他认识的或者跟他有合作的组。

Leave a Reply